关于| 联系| 地图| 邮箱
首页>>>新闻动态>>>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最新动态

技术赋能破难题,协同攻坚克难关
——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助力长江电力检修厂圆满解决了波纹管修复难题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3日  ‖  文章供稿:陈春爱 曹立超
字体: [大] [中] [小]

日前,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收到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检修厂发来的感谢信。信中,长江电力检修厂对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先进激光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运用先进激光制造技术,助力其攻克三峡电站9号机组波纹管修复难题,表达了诚挚的感谢。这封感谢信,不仅是对双方产学研合作成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硬核实力的生动褒奖。。

作为“西电东送”的核心枢纽,三峡电站的平稳安全运行对于国家的用电安全而言至关重要。机组压力钢管伸缩节承担补偿轴向位移、保障水电站结构稳定的关键使命。然而,9号机组的波纹管因长期运行,出现了焊缝边缘缺陷、端环蚀坑、机械损伤等多达上千处的“疑难杂症”,这是以往岁修中从未遭遇过的严峻难题。留给焊接修复的工期仅16天,修复量却高达上千处,且无先例可循,这无疑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倘若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引发水淹厂房的重大风险。危急时刻,长江电力检修厂第一时间想到在激光技术领域造诣深厚的合作伙伴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期望借助科研力量打破僵局。

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先进激光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中心迅速响应,依托前期长江电力委托的科研攻关项目“水电站压力钢管伸缩节检修焊接修复工艺研究”取得的科研成果,联合长江电力检修厂项目团队开展深度技术攻关,结合波纹管修复的实际工况,创新性地制定出一套专属激光修复方案。从缺陷机理的追根溯源到工艺参数的固化定型,从国产材料的替代验证到修复标准的制定完善,为实战提供了全方位、无死角的技术支撑。

在实际修复作业阶段,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科研团队再次展现出非凡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研究中心主任毕贵军研究员率领科研团队技术骨干马不停蹄奔赴现场,凭借深厚的专业积累,在狭窄逼仄、环境复杂的作业空间里,与长江电力检修厂“尖刀班”紧密无缝地协作配合,从激光焊接装备的设计开发、定制、到安装调试,从工艺参数的优化到设备的实时维护保养,全方位为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检修攻坚战注入了硬核科技的强大支撑。经过不懈努力,受损波纹管提前完美修复,这项关乎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任务圆满收官。科研团队还在现场完成了对缺陷类别、位置、成因、修复效果全程建档,建立缺陷修复数据库,为长江电力机组全生命周期管理与后续检修提供了数字资产。

作业现场

此次合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科研团队以扎实的专业功底、攻坚破难的创新精神,助力长江电力检修厂圆满解决了波纹管抢修难题,不仅是长江电力检修厂首次系统性攻克多层异种钢波纹管缺陷修复难题的行业创举,更以“零渗漏、零返修、零延误”的优异成绩,为水电行业大型金属结构修复提供了标杆级案例,填补了国内外的行业技术空白,也为产学研深度融合提供了成功范例。未来,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将持续发挥科研优势,深化与企业合作,在更多领域开展技术攻关,让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社会、推动行业发展。

综合办公室

2025年4月22日

打印

下一篇:东方电气集团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到访省科学院智能制造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